logo設計中的意象之美(2)

資訊頻道 - 設計技 來源: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:cdo 2014-01-08

不重”寫實“重”傳神“

”以形寫神“是通過一定的藝術形象傳達主觀的思想情感,強調藝術的言志抒情功能。中國美學十分重視”傳神“,在傳神的藝術作品中,不但反映了對象的本質特征,而且表現了藝術家對生活、人物的理解。

標志設計中的以形寫神意味著設計的表現形式不重”寫實“重”傳神“,不重”再現“,重”表現“,注重表現整體造型的氣勢,而不是對客觀對象事無巨細的全盤描繪,注重事物質的表現,往往是意到筆止,決不拖沓。正如齊白石所提出的著名論斷:”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!

如在香港設計師靳埭強的設計中,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精神往往貫穿其中。靳埭強認為,美的原則有三條:立意——意念先行,以神取神;創(chuàng)新——承先啟后,破舊立新;活用——適身合用,靈活生動。在”雙妹花露水“的設計中(圖3),他用簡潔、柔和的手法勾勒了一對東方女子的側面姿容。圓潤、優(yōu)美的線條,傳遞著閨中女子宛麗、雅致的神情?此凭呦蟮拿枥L,又經過了設計者抽象的提煉和巧妙的加工。整體形式仿佛使時光逆轉回到了中國二三十年代的唯美氳氤之中。這正好與設計的主題相符。同時,也借此顯示出”雙妹花露水“品牌的恒久、品質的優(yōu)良。應該說,一個好的標志設計,其設計意念來自對對象的本質、背景、受眾、功能等的認識研究,并以此為基準尋求一種個性化的圖形符號、獨特的風格形式以突出對象的自然真實性。這些圖形符號、風格形式能準確地與設計者的意念相吻合,而且能以最具特色的方式向外界傳達!彪p妹花露水“的標志設計正是借用以形寫神的手法,恰切地表現了設計的主題。

巧妙運用”小“和”大“的辯證關系

中國美學在先秦時期主張”以大為美“,如孟子主張的”充實以為美,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“,《莊子》中的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”等,都表明了先秦時期的古人對恢宏壯闊的美有著濃厚的興趣。但六朝時期,中國美學轉而尋求小的趣味和小的智慧,如園林中的小園、構圖精致的工藝品,以及盆栽中典型的審美意趣——“栽來小樹連盆活,縮得群峰入座青“,都突出體現了”小見大“的審美觀念。

以小見大的美學主張同樣體現在現代標志設計中。一個成功的標志設計,須在有限的視覺符號中見出其背后所傳達的文化精神和意蘊內涵。而借鑒和滲透了古典美學思想的中國現代標志設計則將”小“和”大“的辯證關系運用得十分巧妙。如中國人民大學校徽的設計(圖4),用三個并列的篆書”人“構成的簡明而又頗具傳統(tǒng)文化的圖案,表達了深刻的內涵和意蘊,寓意人民大學”人民、人本、人文“的大學精神和辦學理念。在形式上,三個圖形相互組織、相互映襯,完美地達成了節(jié)奏和韻律的平衡,同時傳達出“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煛钡闹袊鴤鹘y(tǒng)古訓,彰顯了人民大學著力弘揚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精神氣質。這種以小見大的設計理念是在把”由言指號“和”非言指號“結合起來,也就是說,標志設計不僅訴求于公眾的“言傳知識”,同時又訴求于他們的“意會知識”,將“可說”和“不可說”的知識結合起來,從而體現出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和審美感染力。

聲明:站內網友所發(fā)表的所有內容及言論僅代表其本人,并不反映任何網站意見及觀點。

全部評論

暫無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