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臺北設計獎征集作品

資訊頻道 - 設計大賽 來源:中國設計在線 作者:cdo 2018-05-17


關于臺北設計獎 About Taipei International Design Award

臺北市政府規(guī)劃辦理「臺北設計獎」,以「Design for Adaptive City:為不斷提昇的城市而設計」之精神,不斷的向全世界熱愛創(chuàng)意、設計的人士形塑「設計臺北、夢想臺北」的城市品牌意象,并公開徵選杰出國際設計作品,打造臺北市成為創(chuàng)意設計匯流平臺,藉以發(fā)掘具商機潛力的創(chuàng)意設計、鼓勵社會設計意涵,主張設計使人類生活更美好更便利。

臺北市政府致力于將臺北市打造成為一座具有設計遠見的城市,更鼓勵設計師們反思設計的意義,把設計當成解決問題的工具,透過設計思維,解決社會大眾以及社會或城市必須面對的問題,進一步展現(xiàn)臺北設計獎「為不斷提升的城市而設計」之精神。

今年度首次增設跨類別的「共融設計獎」,以游具或游戲場設計為主題,為人人設計的思考出發(fā),促使主流產品或服務的設計能在合理范圍內讓更多人使用。

去年(2017)「臺北設計獎」吸引了全球63個國家共4,757件優(yōu)秀作品參賽,其中國際作品參賽比例高達75.6%,刷新了曆年紀錄,期望今年能透過越來越多人的關心與參與,繼續(xù)展現(xiàn)臺北設計獎「為不斷提升的城市而設計」的精神,邀請大家一起來創(chuàng)造臺北的城市新風格,攜手讓「臺北設計獎」邁向下一個璀璨10年的新里程碑。

一、相關單位

指導單位:臺北市政府

主辦單位:臺北市政府產業(yè)發(fā)展局

執(zhí)行單位: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

合作單位:(依筆畫順序排序)

(1) 中華平面設計協(xié)會

(2) “中國臺灣工業(yè)設計協(xié)會”

(3) “中國臺灣室內設計協(xié)會”

(4) “中國臺灣美術設計協(xié)會”

(5) 中國臺灣海報設計協(xié)會

二、參賽資格

全世界對設計有興趣者皆可參賽。不限個人或團體。團體參賽以5人為限,以其中1人為代表人完成報名。

參賽作品須為作者原創(chuàng),且為2016年6月30日以后創(chuàng)作完成之作品。

三、參賽類別

分為工業(yè)設計、視覺傳達設計以及公共空間設計三類。

1、工業(yè)設計類:

工業(yè)設計類指可供量產之工業(yè)產品設計,包含一般與數(shù)位應用、交通工具設計、設備儀器設計、生活及家居用品設計、資通訊及家電產品設計及其他類等。

2、視覺傳達設計類:

視覺傳達設計類包含數(shù)位平面創(chuàng)作、識別設計、海報設計、包裝設計及印刷設計(含數(shù)位印刷)等。

3、公共空間設計類:

提供公眾使用的開放空間、政府建筑及部分私人建筑等。

詳細參賽類別說明(下載)

四、參賽時程

五、報名費用

免報名費

六、參賽程序

1、報名方式:采取網(wǎng)路報名。

參賽者請至本競賽官網(wǎng)取得個人帳號。依規(guī)定填寫報名資料完成后,系統(tǒng)將自動寄發(fā)「帳號確認通知」至報名者之電子郵件信箱。為使資料傳送無誤,請于報名時填入經常使用之電子郵件信箱,執(zhí)行單位將以此信箱傳送比賽相關消息。

參賽者取得帳號后,可于報名截止日前,自行登入,上傳檔桉。上傳檔桉一律為jpg、png、bmp檔桉格式,尺寸小于寬1190x高840像素3MB以下。請留意作品不得標示創(chuàng)作者姓名、公司名稱或其他影響評選公正性之代號,違者取消資格。

參賽者上傳作品電子檔桉、創(chuàng)作理念說明及同意「智慧財產權聲明」,即完成報名程序,系統(tǒng)將自動寄發(fā)「報名成功通知」至報名者之電子郵件信箱。


2、初復選:

為減少紙張油墨印刷以及郵寄空運的資源浪費,以e化平臺進行收件及初復選之評選,參賽者無需寄送實體裱板。

3、決選:

皆采實體作品審查,各組繳件詳細規(guī)格如下:


說明:

1、為避免運送過程中損壞,參加決選之模型及平面作品請自行將作品包裝保護。

2、工業(yè)設計類及公共空間設計類入圍作品,另補助模型制作費用,每件新臺幣10,000元,補助對象不包含獲獎金者與未繳交實體模型者(例如:公共空間設計類僅提供3D動畫者)。

七、評選作業(yè)

1、評審團組成原則:

由主辦單位依照競賽類別遴選國內外專業(yè)人士組成。

每個類別的國際評審團(初選7位,決選5位)專業(yè)人士組成,并來自兩個以上不同洲際與國籍。

若評審生病或不可抗力因素不克前來,主辦單位保留更換評審團人選的權利。

主辦單位需提供評審團之權利與義務的說明文件。

2、評審方式:

資格審查:針對參賽作品進行包含資格、繳件資料齊備與否、作品格式符合規(guī)格與否等審查。

初復選:為減少紙張油墨印刷以及郵寄空運的資源浪費,以e化平臺進行初復選評審,評審團依照參賽者所提供之作品檔桉為依據(jù),主辦單位需將所有符合資格的作品檔桉提交給評審團。初選階段將遴選各類別10%~15%進入復選,之后再各選出17~23件作品晉級決選。

決選:工業(yè)設計類以實品、模型或3D動畫圖面進行評選;視覺傳達設計類以原作品或符合規(guī)范尺寸之海報輸出進行評選,公共空間設計類以模型或3D動畫及符合規(guī)范尺寸之海報輸出進行評選。

最佳人氣獎:針對入圍決選作品開放成果展現(xiàn)場票選,每人每類別最多可投1票,各類別得票數(shù)最高的作品將獲得「最佳人氣獎」。

3、評審標準:評分方式依評審委員會合議決定


4、主辦單位確保評選過程皆在公平公正的流程中進行,且不得影響評審團的評選過程。

5、當評審團的評選為最終決定后,將不依任何第三者介入評審與參賽者而改變,且參賽者與評審團皆同意此評選過程。

八、獎項

(一)競賽獎項

競賽總獎金新臺幣380萬元,各類組獎項如下:


說明:

1、臺北市長獎以及各類組之金銀銅獎、特別獎、社會設計獎、應用精進獎、共融設計獎及評審團推薦獎皆頒發(fā)獎座及獎狀,最佳人氣獎、廠商贊助獎及優(yōu)選則頒發(fā)獎狀乙式。

2、各獎項得經決選評審會議視參賽作品水準議定「從缺」或「調整」,亦得由決選評審會議決議更動獎勵與獎項名稱。

3、主辦單位及贊助單位保有調整廠商贊助獎獎項數(shù)量之權利。

4、所有得獎者將公布于專屬網(wǎng)站上,以提供廠商進行設計合作桉之相關洽詢。

(二)特殊獎項說明

1、臺北市長獎:以臺北市為設計服務標的,就城市發(fā)展、市民生活及公共服務等層面,提出對使用者最具影響力,讓城市永續(xù)性進步的設計創(chuàng)意提桉,呈現(xiàn)方式不限純概念規(guī)劃或實際已經執(zhí)行之方桉。

注:本獎項就上述定義從所有參與決選的作品中進行評選。

2、社會設計獎:以創(chuàng)造公眾利益為前提,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,利用設計思考來發(fā)掘社會亟待改善的議題,以設計方法為核心,解決人民、社會或城市必須面對的問題,并發(fā)揮設計的影響力。

3、應用精進獎:作品能突破舊有框架,利用創(chuàng)新材料、簡化工序、強化應用性的精進來創(chuàng)造商品化的價值,進而改善生活。

4、共融設計獎:2018年首度新增主題。主流產品或服務的設計,在合理范圍內能讓更多人使用或獲得,而不用特別作出調節(jié)或再專門進行設計。設計應遵循共融設計(inclusive design)原則:公平(be Fair)、融合(be Inclusive)、聰明(be Smart)、獨立(be Independent)、安全(be Safe)、積極(be Active)、舒適( be comfortable),符合多元需求的使用者。

九、聯(lián)系方式

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「2018臺北設計獎工作小組」

聯(lián)絡人:陳小姐

電話:02-2698-2989分機2999

電子信箱:2999@cpc.tw

傳真:02-2698-9335

地址:新北市221汐止區(qū)新臺五路一段79號2樓

聲明:站內網(wǎng)友所發(fā)表的所有內容及言論僅代表其本人,并不反映任何網(wǎng)站意見及觀點。

全部評論

暫無相關推薦